民航客运加速恢复 一线飞行员:公司航班量翻倍

疫情防控优化新十条发布后,民航业迎来曙光。

飞行员李明在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交谈时说,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到累了——这当然不是一个坏信号。从12月6日到9日,他飞行了20个小时,这实际上只是疫情前的日常生活。工作节奏的变化背后是行业的起起落落。李明正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,适应后续的工作节奏。对他来说,调整期不会太长;对于民航行业来说,加速复苏的趋势已经出现。

一线飞行员的感受

6日出港,8日返回。李明最近的航班串了民航行业的一个转折点。他仍然记得在6日之前,很少有人接飞机,因为机场防止人群聚集,但8日着陆后,很多人来到机场接飞机——这是他很久没有感觉到的更多。那一刻,他觉得一切都回来了。

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,推出10项新措施。其中提到不再检查跨地区流动人员核酸检测的阴性证明和健康码,不再进行落地检查。随后,许多机场迅速响应,调整了核酸和健康码的检查要求,为民航行业的恢复之旅按下了加速键。

李明直观地感觉到,取消落地检查和核酸和健康码检查后,机场的航班量和客流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。本来他的航班可能只有50或60名乘客,但政策调整后可以增加到1450人。该公司的航班数量是新政策出台前的两倍多。

飞行期间的一个小插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8日回程的路上,他得知前一天航班上的乘客是阳性的。根据公司和地方政府之前的规定,所有机组都需要密切隔离,但现在他们都像往常一样飞行。

另一名飞行员张卓的航空公司也在迅速恢复。新十条发布前,11月底至12月初,其航空公司日客运量仅为正常时期的10%左右,尤其是12月初,航班量特别小。但从前几天开始,张卓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开始增加,先是增加到20%,然后从20%增加到50%左右。

越来越多的数据正在关注近期民航行业的复苏。据飞行常规统计,12月5日至12月11日,民航实行客运航班3.6万班,日均5177班,环比增长66%;每周运输369.6万乘客,每天52.8万人,环比增长68%;国内飞机平均利用率为3.0小时/天,较上周平均增长约1.2小时。

民航将回归上升趋势

当然,从航班客运量的绝对值来看,目前的数据离疫情前的高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飞行准民航看板数据显示,12月12日,国内航线实施了7383架客运航班,恢复到2021年同期的80%以上,约为疫情前(2019年)的66.23%。但业内预计,中国民航市场总体上将回归上升趋势。

李明的感受是:(可能)到明年会有很大的增长,(因为)大家已经三年没怎么旅行了。张卓参考国外民航行业的数据认为:可能是疫情前恢复的情况,因为国外比我们早几个月就开放了,他们的民航行业恢复得更快,没有比以前。

恢复民航市场需求=确定性回归+乘客信心重建。乘客信心重建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,但具体节奏不确定。CADAS分析师田嘉禾说。

据飞常准民航周报援引CADAS分析师林怀银认为,短期内,民航市场关键词可能是三层分化。一楼经济活跃的城市恢复速度明显快;第二层,不同城市第一波感染率不同步,新冠肺炎认知变化不同步,导致民航市场恢复不同步;第三层,部分中小机场所在城市老龄化程度高,经济水平低,疫情发展趋势不同,民航市场分化。

目前,春运高峰的号角已经响起,这无疑对民航业是一大好处。自12月7日以来,春运高峰期间(2023年1月7日至1月21日)机票预订量大幅增加,比一周前增长近8.5倍。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预计,2023年春运高峰机票预订量将达到近三年峰值,接近疫情前的80%。

最近,张卓也收到了公司发布的复工文件。文件要求大家加强准备,业务能力不应陌生。12月12日是飞行员定期训练的日子。虽然还没有安排到张卓,但他还是自愿参加了一些培训。

李明也开始为适应后的工作节奏做准备。他承认,因为之前飞的少,休息时间长,这几天连飞都觉得有点累(虽然以前是正常节奏)。当然,身体疲劳只是一方面,他还是想多飞一点。(疫情)持续了三年,(对)收入影响很大,多飞就能赚更多。李明说。

(文中李明、张卓为化名)

(0)
上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上午8:42
下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上午8:43

相关推荐

wx